技術文章 / article 您的位置:網站首頁 > 技術文章 > VICKERS比例閥工作原理

產品列表

PROUCTS LIST

VICKERS比例閥工作原理

更新時間: 2016-09-11  點擊次數: 1238次

詳情介紹:

VICKERS比例閥主要由柱塞、閥門、閥座、閥體(ti) 、杠杆和感載彈簧等組成(圖 1)。其中,閥門與(yu) 柱塞固定在起。閥門將感載比例閥內(nei) 腔分隔為(wei) 上、下兩(liang) 個(ge) 腔。下腔與(yu) 進油口相通-,並通過油管和製動主缸出油口相接;上腔與(yu) 出油口相通,並通過油管和後輪促動管路相接。閥體(ti) 通過螺釘裝在車身支架上,推杆下端鉤部與(yu) 轎車後軸減振器下固定端連接,感載彈簧裝在杠杆與(yu) 調整螺母之間,使感載比例閥與(yu) 推杆之間的連接為(wei) 彈性連接。
VICKERS比例閥在感載彈簧通過杠杆施加的推力(F)的作用下使閥門離開閥座而開啟。當轎車製動時,來自製動主缸的製動液由進油口輸入,通過閥門後從(cong) 出油口輸出到後輪促動管路。此時輸入製動液壓力(pl)和輸出製動液壓力(p2)相等,並且,由於(yu) 閥門上端麵的承壓麵積大於(yu) 閥門下端麵的承壓麵積,所以在閥門上、下端麵上的作用力不等,致使閥門有向下移動的趨勢。當輸入製動液壓力較小而在閥門上、下兩(liang) 端麵上的作用力之差小於(yu) F時,閥門不動;當輸入製動液壓力增大到定程度而在閥門上、下兩(liang) 端麵上的作用力之差大於(yu) F時,閥門就下移。當閥門與(yu) 閥座接觸時,感載比例閥的上、下兩(liang) 腔被隔斷,感載比例閥即處於(yu) 平衡狀態,此時的製動液壓力稱為(wei) 調節作用起始點控製壓力(ps)。此後,如果輸入製動液壓力繼續增大,則感載比例閥起作用,P2的增量將小於(yu) P1的增量。當轎車承載質量增加時,後軸荷也增加,因而車身向後軸移近,感載彈簧被進步壓縮(相當於(yu) 感載彈簧的預壓力增大),致使F增大,ps就相應地提高。由此可見,ps在汽車製動時會(hui) 隨汽車後軸荷的增減而成比例地增減,感載比例閥能對車輪製動力實行調節。VICKERS比例閥的壓力調節性能可通過其調節特性曲線(圖 2),即轎車在不同的載荷了前、後輪促動管路壓力分配特性曲線,來表示。當轎車就載時,感載彈簧的預壓力大,所以F大,致使ps高,感載比例閥調節特性曲線為(wei) A1B1;當轎車空載時,感載彈簧的預壓力小,所以F小,致使ps,感載比例閥調節特性曲線變為(wei) A2B2。在滿載與(yu) 空載之間有無數條斜率相等的調節特性曲線,使轎車在任載荷下都有條與(yu) 其對應的調節特性曲線。從(cong) 圖 2及上述分析可知,感載比例閥能滿足轎車對製動係統的兩(liang) 個(ge) 基本要求:在軸荷變化時能自動調節前、後輪促動管路壓力的分配比例,使前、後輪促動管路壓力分配特性曲線與(yu) 理想特性曲線盡量接近,以提高轎車的製動效能;保證在各種軸荷下前、後輪促動管路壓力分配特性曲線都在相應的理想特性曲線的下方,使轎車在各種軸荷下的製動均為(wei) 前輪先抱死,從(cong) 而避免轎車因後輪先抱死而發生側(ce) 滑和甩尾現象,以提高轎車在製動時的方向穩定性。


VICKERS比例閥般采用兩(liang) 端承壓麵積不等的差徑活塞結構。工作原理如圖12-9所示,比例閥不工作時,差徑活塞2在彈簧3的作用下處於(yu) 上極限位置。此時閥門1保持開啟,因而在輸入控製壓力P1與(yu) 輸出壓力P2從(cong) 零同步增長的初始階段,是P1=P2。但是壓力P1的作用麵積為(wei) A1=π(D2-d2)/4,壓力閥的作用麵積為(wei) A2=πd2/4,因而A2>A1,故活塞上方液壓作用力大於(yu) 活塞下方液壓作用力。在P1、P2同步增長過程中當活塞上、下兩(liang) 端液壓作用之差超過彈簧3的預緊力時,活塞便開始下移。當P1和P2增長到定值Ps時活塞2內(nei) 腔中的閥座與(yu) 閥門1接觸,進油腔與(yu) 出油腔即為(wei) 隔絕。此即比例閥的平衡狀態。
若進步提高P1則活塞將回升,閥門再度開啟。油液繼續流入出油腔使P2也升高但由於(yu) A2>A1,P2尚未及增長到新的P1值,活塞又下降到平衡位置。在任平衡狀態下,差徑活塞的力的平衡方程為(wei) :P2A=P1A1+F(此處F為(wei) 平衡狀態下的彈簧力)。
從(cong) 而保證VICKERS比例閥P2的增量小於(yu) P1的增量,若彈簧3的彈力F不變,則Ps點不變,即比例閥節製後輪管路壓力的工作點與(yu) 汽車的載荷無關(guan) ,這就是非感載比例閥。若要使其工作點與(yu) 汽車載荷的大小相適應,就必須能改變彈簧力的大小這就是感載比例閥。感載比例閥及其感載控製機構的原理如圖12-10所示,閥體(ti) 3安裝在車架上其中的活塞4右部的空腔內(nei) 有閥門2。不製動時,活塞在感載拉力彈簧6通過杠杆5施加的推力F的作用下處於(yu) 右極限位置。閥門2因其杆部頂觸螺塞1而開啟。
製動時,來自主缸而壓力為(wei) P1的製動液由進油口A進入並通過閥門從(cong) 出油口B輸出至後促動管路。此時輸出壓力P1=P2。因活塞右端承壓麵積大於(yu) 左端承壓麵積,故P1和P2對活塞的作用力不等。於(yu) 是活塞不斷左移,zui後使其上的閥門接觸而達到平衡狀態。此後,P2的增量將小於(yu) P1的增量。其特點是作用於(yu) 活塞的軸向力F是可變的。拉力彈簧6右端經吊耳與(yu) 搖臂7相連而搖臂則夾緊在汽車後懸架的橫向穩定杆8的中部。當汽車裝載量增加時,後懸架載荷也增加,因而後輪向車身移近後懸架的橫向穩定抨便帶動搖臂7轉過個(ge) 角度,將彈簧6進步拉伸,作用於(yu) 活塞上的推力F便增大。反之,汽車裝載量減小。這樣,調節作用起始點控製壓力值Ps就隨汽車實際裝載量而變化。

在線客服 聯係方式

服務熱線